(中央社記者黃雅詩羅馬10日專電)葡萄酒近年在華人市場熱銷,義大利名酒協會8日舉辦國際品酒大賞,將「2011年全球最佳葡萄酒指南」獎頒給了在台深耕20多年的「英卓美食網」創辦人艾哲庸。

艾哲庸(John H. Isacs)是美國知名美食評論家艾薩克斯(Herman Howard IsacsⅢ)之子,年輕時受中華文化吸引,畢業不久就到台灣發展,曾在立法院、資訊工業策進會工作,也曾替副總統蕭萬長、前行政院長郝柏村、俞國華、前財政部長李國鼎等政要撰寫英文講稿,現受聘為經濟部、國家科學委員會等單位商業顧問。
艾哲庸此次專程到義大利北邊威洛納(Verona)參加「義大利名酒協會」(Comitato Grandi Cru d’Italia)的2011年頒獎典禮,典禮前他特別先到羅馬拜訪老友中華民國駐教廷大使王豫元,並參觀駐教廷使館。
王豫元形容,艾哲庸也算外商圈內的奇人,外表完全是美國人,說起中文卻是一口道地的台灣腔,艾哲庸很喜歡說自己「愛台灣」,出國參加品酒活動有時還把中華民國國旗放在酒杯前面。
艾哲庸笑說,他現在常跑中國大陸做生意,大陸的商業夥伴還經常拿他的口音開玩笑,「說我講話實在太台了」。

對於此次能得到這項大獎,艾哲庸自己也表示相當驚喜、不敢置信。他說,原本他只預期能得到另一個較次要的獎,頒發對象只限定媒體界的品酒記者,沒想到最後宣布他得的是最大獎,是大會頒給全世界品酒專家的最高榮譽。
艾哲庸認為,葡萄酒鑑定一向以歐美市場馬首是瞻,他主要工作地點是兩岸三地的華人世界,他不但是此次被提名的品酒專家中唯一來自亞洲地區的,最後更擊敗來自美國、俄羅斯的品酒專家抱回大獎,顯示義大利酒商愈來愈重視華人市場。
艾哲庸指出,就連今年頒獎典禮中,替在場一流美食饕客準備的食物也以亞洲風掛帥,開胃菜選擇了日本料理,第一道菜選擇中國料理,第二道主菜運用印度料理,搭配的則全是頂級的義大利酒,可見「葡萄酒妙搭東方料理」會是未來最有潛力的一股「食尚風潮」。

艾哲庸(John H. Isacs)說,他滿心歡喜從羅馬搭車到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故鄉威洛納(Verona),在月台等火車時發現兩名吉普賽婦女老盯著他。火車到站,兩人跟著他上車,原打算直接坐到他座位對面,他請對方出示車票證明,對方才不甘情願地換到鄰座。
他本以為危機已解除,不久後另一名西裝筆挺的旅客坐到他對面,並客氣地請他挪一下腳邊的大行李,他不過低頭幾秒鐘,再抬頭發現手提行李已被打開,裡面錢包、信用卡、台灣的外僑居留證都不翼而飛,電影特效般的手法令他嘆為觀止。
不過,艾哲庸認為更戲劇化的事情在後面:他抵達頒獎典禮會場後,在場義大利酒商朋友聽了他的遭遇,反應都反而比他更激烈,覺得讓他在義大利的遭遇簡直就是「國恥」,紛紛掏出歐元100元大鈔(約台幣4,000元)硬塞給他,總數比他失掉的錢還多出好幾倍。
艾哲庸打趣說,他很「努力」才一一婉拒了義國朋友的熱情好意,「要是我統統收下,就可以發筆橫財了。」
他表示,他第一時間另外連繫了好友,駐教廷大使王豫元,王豫元馬上告訴他抵達威洛納後先去警察局報案,取得報案證明後,返回台灣才便於再辦外僑居留證,大使館可比照國人待遇給予他急難救助,讓他感受到台灣這個第二故鄉的窩心關懷。

除扒手事件,艾哲庸在義大利也遭遇一籮筐讓他好氣又好笑的經驗。他舉例,他下榻一家新落成的高級旅館,想點餐送到房,卻怎樣都找不到菜單。櫃檯告知菜單還沒印好,會派專員來跟他說明。但姍姍來遲的專員到了卻兩手一攤說,「老實說,我也不知道我們有什麼菜。」
他說,出發去頒獎典禮前,旅館竟又叫不到計程車,害他跟朋友遲到了兩小時,他慌張衝進會場,發現許多賓客都還沒到,「在台灣頒獎典禮遲到這麼久應該被轟出去了吧?」
美國籍品酒家艾哲庸,在台灣居住28年,曾出版「Best台北100家異國料理」、「台灣100支超值葡萄酒」、「愛吃有禮」等10本書,他創辦的「愛吃客」雜誌在兩岸三地的華人市場廣受歡迎。